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老門牌 一座城市的記憶密碼

 還記得你曾經住過地方的門牌號嗎?如今那些老房子或許已經不在,老門牌也不知去向。一塊普通的鐵牌兒漸漸顯現出它的價值,人們開始以尋找、收藏的方式留住曾經的老門牌。門牌是一座房子的身份證,從開始製造出來到掛在門楣上,進入地圖,歸入城市檔案,最後消失,門牌容納了城市街道的一切變化,也成為城市歷史的物化符號。

  門牌背後的城市年輪

  當一塊門牌從簇新的藍底白字搪瓷鐵片,慢慢斑駁成一塊博物館裏或私人收藏的舊物,刻在上面的就不再只是一個地名符號,更多的是家庭、裏巷與一座城市的變遷。城市文化學者譚汝為多年研究天津地名,發現門牌像年輪一樣,隱藏著這座城市的發展變遷。“不同年代人們對城市的規劃與構想都濃縮在那一方小小的門牌上,比如北洋政府時期,對河北區街巷命名的試點改革,參照了歐洲的規範,並根據中國文化的特點,從《千字文》、《論語》上汲取靈感來為街巷命名,這是北洋新政對城市建設的一種探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天津的九國租界主權收回後,對這些地區進行了重新命名,有的沿用舊有的名稱,比如南市一帶的升安大街,而和平區、河西區則更多地用省、市地名命名街道,並按照自東向西、自北向南逐漸增大,左側為單、右側為雙的原則編排門牌號碼。從這以後,天津的道路格局基本定下來,除新建和改擴建以外很少進行大規模更改。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隨著天津城區擴大,新建了小海地等一批居住區,也增添了很大一部分門牌。“每一條門牌與街巷的變遷我們都會記錄在檔案中,並提供給測繪部門,作為繪製地圖素材,但是門牌的註銷與變更,表現在地圖上常常會有一定的滯後性。”天津地名辦相關工作人員解釋。城市的地圖上,一些路標與門牌的消失,也伴隨著新居住區與建築物的誕生,這些新門牌正代表著城市的生長方向。

  英國用藍色門牌保護老建築。在不少歐洲國家,門牌除了標注屋主姓名資訊,還通過不同顏色注明區域,成為指路的工具。還有一些通過鐵藝和石雕裝飾,成為街頭一景。而在英國倫敦,許多老房子上掛著一塊藍色的圓形標牌,說明有某位歷史人物曾在這裏居住過。

  會說故事的老門牌

  方文山:去廢墟搶救老門牌

  去年方文山來北京簽售新書,抽空在北京逛了一天,聽說一些胡同即將拆遷,要求出版社的朋友陪同他前去,目的是去搶救老胡同的舊門牌。“像這塊搶救下來的武定胡同的門牌,說明是清朝武官武定侯居住過的地方。還有這塊丁章胡同的門牌也是那次的戰利品。”

  方文山所收集的很多鏽跡斑斑的老門牌,它們來自中國北京、廣西、臺灣,以及日本東京等不同地區的街道和村莊。每收藏一個門牌,方文山就收藏了不同城市消失的一部分記憶。“像桂花路名字這麼美的門牌,是一位內地朋友從他家鄉廣西桂林廢棄的老房子上拔下來送我的。”去日本旅遊,他從傾倒的廢墟門上拔下“西巢鴉二丁目”的路牌;在他家鄉桃園龜山的眷村要改建時,他提前搶救了幾塊門牌下來。

  在方文山的世界裏,這些城市已經消失的時空無法還原或重制,而人們錯過甚至沒有參與過的歷史時空,將永遠停留在最美的狀態,更值得他想像和把玩。老門牌這件事,不僅僅是他收集老舊民俗文物品項的癖好之一,也是他創作懷舊風格歌詞的靈感來源。

  “這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時空下的門牌設計擺放在同一個框架內,倒有點像裝置藝術的感覺呢。”在方文山臺北的家中,他特地設計了老臺灣柑仔店風格的餐廳,辟開一個特別空間來容納這些收藏品。那些釘在原木牆頭的路牌、信箱、老店鋪招牌所營造的空間質感,用方文山的話來說,就像是篇復古歌詞。“我很喜歡這種時空錯亂的感覺,比如我曾經創作的那些中國風韻腳的歌詞,這些老門牌承載的歷史感也能被融入潮流文化裏。”

  曾煥光:在英國重現消逝的地名

  在廈門藝術家曾煥光工作室的門外,有一個5米高的木柱,上面釘滿了各個時期不同形狀的路牌門牌,交錯指向四面八方。曾煥光說,這是他5年前在廈門老城區拆遷過程中製作的藝術裝置作品。這些他花了3個月在拆遷場地上撿到的路牌門牌,印記著城市即將消失的許多街名、路名,他製作這個裝置的寓意是城市裏迷失了方向的建設行為,已經遺棄了應有的歷史。

  之後不久,他受邀到英國舉辦了“位移”藝術展。曾煥光也正好有機會將近幾年從北京、上海、廈門、漳州、泉州等城市拆遷過程中所收集的門牌、街牌、路牌,張貼在英國的巴羅、曼徹斯特、倫敦等城市。他說自己試圖精心製造的這種時空錯亂,表達對東西文化、城市精神差異及其全球化話題的思考。“這些牌子的地名都是在中國城市裏已經消失了的。”

  易中天:城市懷舊不僅僅需要老門牌

  幾年前,易中天寫《讀城記》,說城市和它獨有的氣質都是通過細節透露出來的。而一次採訪易中天的機會,問道,如果一個城市要懷舊,什麼是最好的細節呢?他沉吟了片刻,說:“老建築是不會說話的歷史,而門牌號算是個明顯的符號,但最可怕的也是要看後者來懷戀前者。”“比如,從前我說,上海刮起懷舊風,老房子、老公寓、老門牌、里弄門口AD1930的字樣都成為懷舊記憶的一部分,而可能上海就玩不起來真正的懷舊氣質,也因為懷舊不僅需要符號,更需要歷史。”

  在易中天看來,即使建立類似老門牌紀念館,但那也是符號,真正還需要留住精神性質的東西,這可能就是老街坊流傳的某個方言口頭禪,“城市的個性和魅力是精神性的、歷史性的,永遠跟隨城市而存在。”

  去懷舊店鋪買老門牌

  北京有許多地方可以淘到大有來頭的老門牌,國子監街的Lost&Found(失物招領)便是其中一家很有特色的出售老門牌的舊物小店。據老闆介紹,店裏不對外出售的老門牌不少出自北京的名人故居,所以有許多國內外的門牌發燒友遠道而來觀摩這些名人門牌。舊時的門牌多用薄鐵皮製成,因此北京鼓樓小胡同裏的鐵皮收藏館有專門的老門牌展區自然不足為怪。這家收藏館的主人是一對愛好鐵皮玩具的年輕夫婦,他們用近百塊老門牌貼在寫有收藏館名稱的牆壁上,以此突出收藏館的歷史厚重感。由於是免費,每天來這裏參觀的遊人絡繹不絕,而每當收藏館增添一批新展品,就會低價出售一些老門牌和鐵皮玩具給遊客,所以那些熟悉收藏館進貨規律的門牌達人就會不約而同地準時到來。

  老門牌密語

  胡同老門牌號碼的排列方式與現在不一樣,過去,從1號開始依次排列,到頭則呈“U”形繞回來,最後回到胡同口。而現在的門牌號分單雙號,按左右兩邊排列。

  通常在老門牌下方,會有一些奇怪的符號,它們叫做“蘇州碼”,代表著從一到十的數字,並跟門牌上的號數相對應。

  老門牌大概有四種,一種就是貼在正門的橫版門牌,另外還有三種豎版,分別標明了“旁門”、“後門”以及“車門”的位置。

  民國時期,胡同通常按長度分為多個區域,這時的老門牌會在左側位置標上小符號表示所處區域。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