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宋元版本也有“高仿”

時下在收藏界說起“高仿”一詞,人們都很自然地與模仿得惟妙惟肖的古代名瓷聯繫起來,似乎“高仿”是仿製古瓷器的代名詞。其實,“高仿”一說並不僅限於瓷器一個門類,古籍裏面也有一種叫影刻本的“高仿”,其仿真程度不亞於瓷器的高仿。

  古籍影刻本最早脫胎於一種叫“影抄”的工藝。影抄,就是用薄而透明的紙逐頁蒙在難得的宋元刻本書頁上,將原底本的邊欄界行、字體字數等,毫不改變地照樣描摹或雙勾下來。這樣的抄本足可亂真。但影抄本也有不足,就是它僅以孤本的形式存在,滿足不了社會需求。於是人們又將影抄描摹的書頁逐一上版鐫雕,這樣雕印出來的書,因為版樣是影摹下來的,因此對那個原底本而言,就叫作影刻本。影刻本基本都是影宋、影元,這是因為明清藏書界只看好宋元版本,並不像現代人把明版書都列為“善本”。
   
  由於影抄、影刻的特點就是版式、字體與原版幾乎一模一樣,因此其在歷史上也曾迷惑過許多人,錯將影刻本誤認為宋元版本的現象不絕於市。就連乾隆皇帝這樣的大藏家在影刻本面前有時也會走眼。據記載,收藏宏富的“天祿琳琅”藏書中,經乾隆題為宋刻的,就有一些是明翻宋的影刻本。以乾隆皇帝的收藏之富、過眼之多尚且被騙,何況他人乎?筆者認識的一位老者提及,解放初期,各地的古舊書店都有過誤將影刻本當成宋元版本收購的事,最後劃撥上交到省,被省文博部門鑒定為明清影刻而被剔除的不在少數。這種情況在近年來的古舊書市也屢有發生,畢竟真正的宋版本是少之又少。2000年轟動藏書界的上海博物館花450萬美元從美國購回的翁氏藏書,其中的宋版也僅僅只有11種,100餘冊。2003年北京萬隆古籍拍賣一冊宋嘉泰刻本《東萊呂太史文集附錄》殘本二卷,書中多為後世抄補,真宋版書頁僅32頁,就拍到10.7萬元。正是因為宋版書如此的稀罕珍貴,歷史上才會有“一部宋版換一處莊園”的書壇佳話。
   
  現今市面上的假宋版書多是影宋刻本。當然,影刻本也不是沒有收藏價值,它本身就是古籍翻刻本中藝術價值最高的種類。在原宋版本已佚的情況下,明影宋也就成了最久遠的古本了。特別是歷史上著名的毛晉的“汲古閣影宋本”,論起經濟價值,有可能與宋版書不相上下。但歸根到底,影刻本只是原宋版書形式上的複製品,其歷史文化價值、藝術價值與它的母版宋版書不在同一層面上,是無法也不能相提並論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