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夏、商、週三代建築概況

  夏代建築的遺跡極少,目前尚無完整的發現。繼夏的商代則有較多的遺跡顯露出來,已發現的商代城市有王都(河南洛陽及鄭州商城、安陽殷墟)及諸侯城(湖北黃陂盤龍城)。

  宮室以晚商安陽的殷墟為典型,已沿中軸順序排列祭祀、朝廷與後宮三群建築。位於武官村一帶的王室墓葬規模宏大,由墓道、墓穴、二層臺、腰坑等組成,墓中除有殉人、車馬及多種動物外,附近另有大量供祭祀之殺殉坑。有的墓上發現建有祭祀建築。一般居住建築大多為地面房屋,半穴居甚少。條狀及多室建築已相當普遍。根據文獻記載,商代已有皇家苑囿。

  由文獻記載及考古發掘的周代城市,除王都豐、鎬、雒邑以外,大小諸侯城(如齊國的臨淄、魯國的曲阜、燕國的下都、楚國的郢都、趙國的邯鄲等)為數甚多,其規模與平面佈局極不一致,但“內城外郭”之制已很明顯。在《周禮》中對王城及諸侯城之面積大小、垣闕高低、道途寬窄……已有若干簡單記載,由於各遺址屢經改建與破壞,已無從予以證實。這時出現的築城高潮,與諸侯之間長期殘酷的兼併戰爭有直接關係。此外,為了防禦和擴大邊界,還沿邊界或險阻構築邊城,秦、燕、楚、齊諸侯國邊城遺跡仍清晰可見。以後又發展為針對外族匈奴入侵的長城防禦系統。統治階級的淫奢享受,大大推動了宮殿、離宮、苑囿的建設。

  由於當時未解決木石材料的多層結構問題,因此上述建築大多建造在高大的土臺上,這就是後來所謂的“高臺建築”。

  統治階級墓葬的地下部分,仍保留著商以來的固有形式。但某些戰國的貴族墓上,已建有高大的土丘和祭祀建築。在建築材料用於構造和裝飾方面,已製作並使用了覆蓋屋面的陶瓦、鋪砌地表的陶磚,以及少量的金屬(銅)構件。這是建築中的重大進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