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預防糖尿病需要管住嘴邁開腿

如果不是三年前一次外科小手術之前附帶的檢查,35歲的企業高管劉先生根本不知道自己成了糖友。最新的調查顯示,工作節奏加快、飲食富營養、活動減少是引起糖尿病高發和低齡化的重要因素。專家表示,預防糖尿病需要“管住嘴、邁開腿”,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疫苗。

    糖尿病“拐點”提前至30歲

    在賽諾菲·安萬特舉辦的“一起做更多,控制會更好”糖尿病患者教育活動上,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亞洲糖尿病學會副主席楊文英表示,我國糖尿病的患病率正逐年增長,且增長速度驚人。“2007、2008年的全國糖尿病流行病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糖尿病患病人群增長達到了9.7%。在特別大的城市,上海、北京、廣州糖尿病的患病率更是高達10%,意味著每10個人中就有1個糖尿病病人,發病率非常高。”種種數據表明,控制糖尿病,控制血糖,刻不容緩。

    北京協和醫院糖尿病中心主任肖新華表示,中國糖尿病的患病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過往資料顯示,40歲是一個拐點,40歲以後,糖尿病患病率會急劇的增長。但這次新的糖尿病調查發現,這個拐點提前到30歲,30歲以後糖尿病患病率就開始急劇增長,說明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年輕化。”

    除了發病率高以外,我國糖尿病防治現狀不容樂觀,“調查顯示,在患者中,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只有四成。在已進行治療的患者中,60%都沒有達到治療標準”。

    血糖控制達標率不足三成

    “雖然近年來我國糖尿病的診斷率和治療率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僅有不到1/3的患者血糖達標。有2/3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沒有得到完全控制。”楊文英教授指出,血糖達標率低不只是我國糖尿病防治的問題,也是全球糖尿病控制的一個難題。

    據國際糖尿病聯盟數據顯示,在世界範圍內,當前已有近2.9億糖尿病患者,其中Ⅱ型糖尿病占90%—95%,但80%以上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無法被控制在7%以內。大量研究已經證實,糖尿病併發症與血糖水準密切相關。血糖越高,併發症發生風險越高。2006年調查了中國30家三甲醫院專科糖尿病中心發現,嚴重糖尿病眼病、卒中等併發症發病率持續升高。

    “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關係密切,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死於心血管併發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中華醫學會北京分會內分泌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郭曉蕙教授介紹說,糖尿病的心血管併發症包括冠心病、中風、周圍動脈疾病、腎病、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和心肌病。

    Ⅰ型、Ⅱ型糖尿病均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糖尿病冠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心肌缺血常無症狀,多支血管粥樣硬化常出現於缺血症狀和治療實施之前。“大多數Ⅱ型糖尿病有胰島素抵抗,常發生於胰島素抵抗的代謝危險因素是致動脈硬化性血脂異常、高血壓、糖耐量異常、促血栓狀態。”楊文英教授解釋說,另外,糖尿病還可致動脈硬化性血脂異常,大多數致動脈粥樣硬化脂蛋白異常伴有胰島素抵抗。高血壓是已明確的主要危險因素,增加冠心病和中風的危險性,並與糖尿病腎病有關。

    控糖也要講究“個體化”

    在糖尿病治療中,僅以降低血糖水準為目標是不對的,血糖並非越低越好。

    其實,低血糖是血糖達標的最大障礙,一次嚴重的醫源性低血糖或由此誘發的心血管事件,可能會抵消一生維持血糖在正常範圍內所帶來的益處,因此有高達19.2%糖尿病患者因為恐懼低血糖放棄達標。

    “一般認為,糖尿病患者血糖小於3.9mmol/L為低血糖。”楊文英教授解釋說,低血糖發作時的表現為發抖、頭暈想睡、情緒不穩定。胰島素或胰島素促泌劑使用不當,血漿胰島素濃度有明顯峰值,不符合人體生理胰島素分泌,未按時進食或進食過少,運動量增加,酒精攝入尤其是空腹飲酒,腎功能減退等都易發生低血糖。因此,在治療糖尿病的過程中,一方面要堅持血糖達標,另一方面要選擇適當的降糖藥物,才能安全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

    楊文英教授指出,由於糖尿病患者存在著生活方式、文化背景、社會地位、經濟條件、肥胖程度、治療情況、併發症的風險度等差異,為此治療時也應參照血糖值,盡可能在分析出每個患者的特點後,制定出更適宜的、個體化的飲食、運動、藥物治療方案,達到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飲食個體化:如腎病患者,要堅持低蛋白飲食,高血壓的患者要限量食鹽,而肥胖性患者要限制飲酒。

    運動個體化:患者運動量過輕達不到治療效果,而運動量過強可能引發危險,所以,糖尿病患者在開展運動之前,應做相應的檢查,並讓醫師幫助選擇哪項活動與本人血糖或併發症之間相適應。

    藥物個體化:Ⅰ型糖尿病患者主要採取注射胰島素治療;Ⅱ型糖尿病患者是採用單一的口服降糖藥,還是兩種或兩種以上口服降糖藥,以及胰島素與口服降糖藥的聯合治療,都必須依從醫師的藥方。醫師選擇的藥物,是根據患者的血糖值、藥物供應量及副作用、藥物過敏反應,患者年齡及健康狀況 等來決定的,實施個體化的藥物治療方案才體現了“最適合我的,才是最安全的”原則。

    糖尿病人“餓”也要有原則

    “許多糖尿病人容易餓,老想吃東西,原因是大腦中有一個‘饑餓中樞’,它是由一組特殊細胞組成的。病人饑餓時,這些細胞會提醒病人及時進食。”楊文英教授解釋說,合理的飲食是治療糖尿病的關鍵。不過,適當饑餓不等於越餓越好。不少糖尿病人在控制飲食過程中會感到饑餓難耐,甚至出現頭昏、心慌、手抖、全身乏力、出汗等症狀,嚴重的甚至出現低血糖反應。可見“餓”也是要有原則的。

    首先,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前兩天因飲食控制出現“餓”是正常的,因為人體從以前的飲食習慣過渡到控制飲食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患者心理上必須克服。

    其次,糖尿病的飲食控制要把握度,不能餓得太厲害。一般糖尿病人每天攝入的飲食量要根據體重和體力消耗來計算。輕體力勞動者,每天每公斤體重須攝入30—35千卡的熱量;中度體力勞動者,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入35—40千卡;重度體力勞動者,每天每公斤體重攝入40—45千卡。

再次,蛋白質的攝入還要根據腎功能適當增減。腎功能差的糖尿病患者,每公斤體重每天需要蛋白質0.6—0.8克。如果蛋白質攝入過多,會加大腎臟的負擔。

    最後,餓也不必強忍,少吃多餐也可以解決“餓”的問題。建議患者將每日飲食總量分配到4—5餐中,白天每3—4小時進餐1次,睡前一兩小時再少量加餐,這對於血糖波動較大、打胰島素的病人效果最佳,既能解決“餓”的問題,又避免了餐後血糖高、餐前血糖低的困境。

    科學的自我管理是關鍵

    在飲食控制上,很多人要麼是忌口過嚴,什麼都不敢吃,要麼就滿不在乎,什麼都敢吃,這兩做法對血糖的穩定都是不利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所有的五穀雜糧、蔬菜、魚肉奶蛋都能吃,但要控制攝入量,在保持總熱量不變的情況下,凡增加一種食物應同時減去另一種食物;忌食油炸、油煎食物,限鹽,嚴格限制各種甜食;多食含纖維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多喝水;嚴格戒煙戒酒。

    郭曉蕙教授提醒糖尿病患者,在飲食方面應注意三大營養素: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主要的能量來源,應占全天總熱量的50%—60%,主要來源為米飯、麵包、饅頭、麵條、玉米等主食。蛋白質是維持生命和組成機體結構的重要物質基礎,應占全天總熱量的15%—20%,主要來源為瘦肉、魚蝦、蛋白、乳製品、豆類等食物。脂肪是維持機體正常功能所必需的,但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應限量攝入,占全天總熱量的25%—30%,主要來源為動物脂肪、烹調用油、堅果等食物。

    糖尿病人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時候是可以食用水果的,但應將水果的熱量計入每日總熱量內。水果可以在兩餐之間做加餐用,這樣既不至於血糖太高,又能防止低血糖發生。含糖量相對較低的水果有:西瓜、蘋果、梨、橘子、獼猴桃等,香蕉、紅棗、荔枝、柿子等都是含糖量較高的水果。

    積極防治別忘了定期篩查

    糖尿病的潛伏期可以長達8—12年,再加上老年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狀一般不明顯,所以很多老年人易漏診糖尿病。據文獻報導,大約70%的糖尿病人過去都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是通過體檢或糖尿病調查中發現的。還有的老年糖尿病人體重下降十分明顯,卻誤為胃腸道疾病或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而漏診。

    不少老年糖尿病都是在出現視力下降等併發症或者是因急性心肌梗塞、腦血管意外急診住院時發現糖尿病的。這使許多老年糖尿病人失去了早期診斷、早期防治的良機。因此,老年糖尿病的防治,首先得從定期健康檢查做起。

    楊文英教授提醒老年朋友,預防糖尿病首先有規律的生活方式,控制飲食,適當運動,避免肥胖,這樣才能盡可能的減少患病機會;其次,有家族病史應該定期查血糖,尤其是身體肥胖者更是如此。

    此外,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監測必不可少。自我監測是減緩和預防多種併發症的有效措施。血糖監測時間為:血糖水準很高者,有低血糖風險者需餐前檢測血糖;空腹血糖控制良好但仍不餓能達到治療目標者應在餐後2小時血糖檢測;胰島素治療者,特別是中長效胰島素治療者需在睡前血糖檢測;胰島素治療已接近目標而空腹血糖仍高者需夜間血糖檢測;出現低血糖症狀及劇烈運動前後應及時檢測血糖。

    老年朋友要重視身體的健康檢查,如果發現糖尿病的早期症狀,也不要抱僥倖心理,應該及時到醫院排查。這樣才能及早發現糖尿病,使病情得到規範治療,減少併發症的發生,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