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白馬寺:在家門口欣賞印度經典佛教建築

 佛殿——對印度佛教經典建築藝術的傳承

  印度風格佛殿位於白馬寺西側,主門面東,北與泰國佛殿苑相望。建築是社會文化的反映。白馬寺方丈印樂法師說,要想更深刻地理解印度風格佛殿,還需要對印度古代文明以及印度佛教的誕生、傳播等有所認識。

  史書記載,西元前273年,阿育王成為古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任國王。阿育王即位後,積極向外擴張,征服了印度半島上的諸多邦國,殘酷的戰爭造成數十萬人死亡。

  戰爭結束後,想到戰爭的殘酷性,阿育王決定放棄武力,皈依佛教。他向全國頒佈敕令和教諭,大力弘法、護法,佛教得到迅速發展,並開始向外傳播。阿育王時期的佛教建築成為印度佛教最為久遠、經典的佛教建築,當時的佛教建築主要是埋佛陀或聖徒骨骸的窣堵波和供信徒們苦修的僧院。

  據介紹,印度佛教傳統的古典建築就是窣堵波,它常被譯成“塔”。但它的本意不是建築物,而是巨大山丘,或半球形墳墓,密實而不得進入。為了持久,後來才逐漸變成磚和石頭砌築或貼面。印度中部的桑奇有個阿育王時期的窣堵波,儘管經過多次重建和維修,但其還保持著阿育王時期的原貌。桑奇的窣堵波,坐落在一個鼓形基座上,由磚砌成,外層石板貼面。

  白馬寺僧眾告訴我們,窣堵波整個藝術造型的哲學寓意是,天空般巨大的圓形穹頂象徵宇宙,寶頂在視覺上表現為一個由多層傘狀重疊的尖塔,象徵靈魂通過多層意識昇華,最後達到至高境界。

  而這些,都是白馬寺印度風格佛殿對印度佛教經典建築藝術傳承的歷史文化依據。

  追求——建築藝術魅力的永久性和建築文化的經典性

  白馬寺印度風格佛殿建築藝術造型獨特,主體建築部分高大如山,外環圍合,雕刻精美,震撼心靈,其建築設計創作思想,既堅持傳統,堅守教義,又立足時代,務實創新。

  建築師在設計時,對印度風格佛殿的空間形態、材料質地、雕刻藝術以及整個佛教建築的文化表達,堅持佛教建築歷史傳統。同時,又考慮時代對崇奉、觀光、管理和社會功能的需求,增設了展覽中心等,加強了對庭院的綠化、美化等。

  設計人員說,印度風格佛殿建築追求的崇高目標,是其建築藝術魅力的永久性和建築文化的經典性。佛殿設計遵從阿育王時期印度桑奇窣堵波的藝術風格,兩者比例相近。

  印樂法師說,印度先民和中華先民對自然的觀察,有其相同的感悟,即 “天”是最崇高、最圓滿、最理想的境界,世人追求最美好的境界是“天國”。而天的空間景象是圓,反映在建築中的穹頂是“天國”的隱喻形象。印度風格佛殿強化這“天圓地方”的哲理,標誌著中印人民心心相印,世代友好,情誼萬古長青。

  印度風格佛殿規劃有東西長105米、南北寬60米、占地0.63公頃的方形庭院。佛殿東、南、北三面單層回廊環繞,最終形成了以大佛殿為中心,周圍輔以建築環繞,眾星拱月的建築佈局。

  石質雕刻與建築融為一體,成為印度風格佛殿建築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在這裏,每幅壁雕都是一個動人的佛經故事,有生活畫卷,也有各種藝術構圖,寫實、抽象兼具,表達著人世間的和諧之美。

  功能——是以大佛殿為主體的建築庭院,也是一個主題文化園林

  當然,白馬寺印度風格佛殿並不是簡單模仿桑奇的窣堵波,僅僅是一個圓形平面的穹頂建築。白馬寺印度風格佛殿還從當代社會信眾的多元化功能要求考慮,在圓形大殿週邊建設了方形庭院,從而形成一個獨立空間。

  僧人們說,庭院佈置花壇、水體、過道,能形成觀賞空間,以強化佛國意境。設置回廊,廊壁佈置佛經故事圖景,增添了宣教空間。而在佛殿西側,佈置展覽中心和會議室,擴大使用功能,能提供陳列與佛教相關的藝術展品和佛學修學研討場地等等。

  專家們說,白馬寺印度風格佛殿從空間上審視,是以大佛殿為主體的建築庭院;從園林角度辨析,又是一個主題文化園林空間。這裏它雖不像風景區、大型園林那樣,分佈著很多景觀,但若從佛殿大門入口算起,遊覽全院,也有千米左右的行程,可看可賞的景觀也不少。

  從遠處望去,高大的穹頂建築有別於中國的傳統佛寺,給人新穎的感覺。印度建築風格的門廊,白玉石雕突顯,拱門雕飾羅列,步入庭院,碧波漣漪的水池,呈現出一個清涼純潔的佛境界;庭院回廊上的浮雕圖景,展現著連續不斷的佛經故事……

  進入主體建築大佛殿內,穹頂圓窗射下來的陽光,將佛殿襯托的異常神聖,在高高的石座上,金色釋迦牟尼佛祖,結伽跌坐。大佛高額豐頤,溫潤祥和,面帶微笑,秀目下視,為世人祈福。

  我們徜徉在異域佛國天地之中,感受那份安詳、寧靜。正如印樂法師所言:中國佛教徒對印度景仰有加,但一般中國人很少能到印度去,通過白馬寺印度風格佛殿,可以讓更多人瞭解印度。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