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北京自然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位於首都南城中軸線上的天橋地區,背靠世界文化遺產北京天壇公園,面對現代化的天橋劇場,具有特殊的文化環境。她的前身是成立於1951年4月的中央自然博物館籌備處,1962年正式命名為北京自然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是新中國依靠自己的力量籌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歷史博物館,主要從事古生物、動物、植物和人類學等領域的標本收藏、科學研究和科學普及工作。本館曾先後被中央宣傳部和北京市政府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組委會命名為「科學與和平教育基地」。自1995年起被連續評為「北京市精神文明先進單位」;1996年,被評為「全國先進科普工作集體」和「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先進單位」;1996年和1998年被評為「北京市科學技術普及工作先進單位」。



  北京自然博物館佔地面積1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4,000平方米,展廳面積8,000平方米。由香港實業家田家炳先生和北京市政府共同投資500萬元興建的標本樓——「田家炳樓」,總面積達3600平方米,是國內同類館中規模最大、設備最好、功能最全、使用價值最高的標本館,1992年落成並啟用。



  北京自然博物館的館藏標本約20餘萬件,其中有相當數量為國家一、二類保護的動物植物標本,還擁有一定數量的模式標本以及具有特殊意義的珍貴標本,許多標本在國內、國際上都堪稱孤品,包括世界聞名的古黃河象頭骨化石、長26米的巨型合川馬門溪龍、世界上最早鳥類之一的三塔中國鳥以及完整的整窩恐龍蛋化石等。館內還收藏著世界各國友好人士贈送給我國國家領導人的部分禮品標本,如科摩羅總統訪華時贈送給江澤民同志的珍貴的拉蒂邁魚(矛尾魚)標本、早年越南胡志明主席送給毛澤東同志的亞洲象標本、朱德同志轉送的鱷魚標本等各類禮品標本。其中比較珍貴的還有新西蘭坎特伯雷國家博物館贈送我國的恐鳥骨骼標本,這種地球上巨大的鳥已經於1885年在我們這個星球上滅絕,而這件標本也是保存在我國的唯一的恐鳥標本。



  北京自然博物館現有四個大型基本陳列:古生物陳列(古爬行動物廳、古哺乳動物廳、生物起源和早期演化廳、無脊椎動物的繁榮廳)、植物陳列(綠色家園廳)、動物陳列(動物—人類的朋友廳,動物的奧秘廳)、人類陳列(人之由來廳)。這四個陳列構築起一個地球上生命發生發展的全景圖,並以生物進化為主線,以生物多樣性為主要展示內容,向觀眾普及生命科學知識。館內還設有幾個專題展館,如「人體真奇妙」、「水生生物館」、「恐龍世界」等,以及根據青少年心理特點新開闢的互動式探索自然奧秘的科普教育活動場所——探索角。同時,本館每年都會推出若干個臨時性展覽各種臨時性專題展覽,影響較大的包括「優生優育」、「人與生物圈」、「香港自然風光」、「人體真奇妙」以及連續12年推出的「動物生肖」展覽等,其中青春期教育展覽「男孩女孩」展覽被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評為「首都精神文明建設最佳活動」獎和「首都精神文明建設最佳活動創意」獎。目前博物館常年還保持1—2個優秀展覽在全國各地巡迴展出。近年來,北京自然博物館的專業展覽曾多次走出國門,如「中國恐龍展」曾先後在新加坡、香港、馬來西亞、韓國、日本、瑞典、芬蘭、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許多國家和地區展出。從1977年開始,還先後引進過「澳大利亞特有動物」、法國「性的自然史」、台灣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的「鯨的故事」等展覽,1997年還與香港海洋公園聯合舉辦過「白鰭豚」展覽。



  北京自然博物館還憑借雄厚的展覽設計、策劃能力先後幫助國內多個省份和自治區建立陳列館,如北京遼金城垣博物館和王府井東方廣場的古人類文化遺址博物館、深圳仙湖植物園的深圳古生物博物館、吉林省的長白山自然博物館、福建省的武夷山自然博物館、廣西柳州的白蓮洞洞穴博物館、黑龍江地礦博物館、湖北省武漢地質博物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海南三亞古生物博物館等,其中,為新疆吐魯番設計和施工製作的新疆吐魯番巨犀化石陳列館,是我國西北地區建立的第一座自然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擁有一支科學態度嚴謹、朝氣蓬勃的科研隊伍。1986年,以該館生態研究室為基礎,在北京大興南海子建立的麋鹿研究生態實驗中心引進英國的麋鹿種群成功,即現今的「麋鹿研究中心」。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北京自然博物館每年完成20多項科研課題,其中1992年—1997年中,全館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研項目6個、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個、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萌芽計劃基金項目1個,有4名中青年科學工作者入選「北京市跨世紀優秀人才工程」。1977年和1978年,北京自然博物館先後參加了中國科學院對新疆天山托木爾峰的聯合科學考查,陳紹煋研究館員參與的《天山托木爾峰地區的高等植物區系調查》獲中國科學院重大科研成果二等獎;甄朔南研究館員等人的《中國恐龍足跡研究》完成了對中國恐龍足跡的開創性研究;王紹芳研究館員的《湘中晚石炭世底棲動物古生態及群落研究》分獲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三等獎;李建軍研究館員的《南極費爾南德斯半島鳥類足跡研究》論文收入了我國第四次南極考察論文集,該項目獲1997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黃勁松副研究館員參與的「華北植物區系地理研究」獲中國科學院1998年科研三等獎;本館還完成了國家科委委託的「關於建立國家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可行性研究」項目。

  北京自然博物館還和國外開展了一些合作研究項目,如與美國地球探索協會合作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古生物考察,與美國新墨西哥州自然博物館合作的雲南祿豐下侏羅紀似哺乳爬行動物研究以及楊思諒研究館員與德國聖肯堡自然博物館合作的蟹類研究;饒成剛研究館員曾與美國學者在美國《科學》雜誌上共同發表了「早期鳥類飛翔與攀握:來自中國下白堊統地區的新化石證據」的論文。1994年北京自然博物館與柳州白蓮洞洞穴博物館聯合舉辦了「中國古人類與史前文化淵源關係」國際學術討論會。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於1993年舉辦了「自然科學博物館與環境」國際學術討論會。本館的科學工作者還曾當選為國際第四紀地學大會的中方主席和世界鳥類學會秘書長。

  幾十年來,北京自然博物館先後出版一些有代表性的科研專著和科普讀物,如甄溯南研究員的《中國恐龍足跡研究》、蔡其侃研究員的《北京鳥類志》、王鴻媛研究員的《北京魚類志》、劉思孔研究員與他人合著的《中國蝶類志》及《中國鳥類食毛目的研究》等。館內有關專家還直接參與了《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植物誌》等專著的編纂工作。由館內專家集體編寫的科普圖書《生物史圖說》,1982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深受廣大讀者歡迎;周國興研究員的《人之由來》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普讀物;1996年關鍵研究員等撰寫的大型科普讀物《恐龍時代》一書,被出版社作為優秀圖書推薦給讀者。科普作家唐錫陽的著作《環球綠色行》一書,讀者反映強烈。甄塑南和周國興研究員曾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授予成績突出的科普作家稱號。

  北京自然博物館內的北京動物學會等學(協)會還利用假期舉辦各類夏令營和生物教師培訓班等活動,如先後組織了9屆北京市中小學生物知識競賽、生物夏令營和科普講座以及策劃「小手牽大手走進自然博物館」。

  北京自然博物館的專業學術刊物《北京博物館研究報告》創刊於1979年,已出版了60期,並與世界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專業研究機構保持著資料交換關係。2005年2月《北京自然博物館研究報告》改為《自然科學與博物館研究》,由北京自然博物館、中國科學技術館、中國地質博物館和北京天文館共同主辦。本館與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共同主辦的科普期刊《大自然》雜誌創刊於1979年,目前年發行4萬餘冊,1997年被中國科協評為優秀期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