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玉器的審美標準

早在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打制石器時就發現了玉。由於玉質地細膩、色澤溫潤、難以打製,並且數量稀少,因而為少數人擁有,玉漸漸由原來僅是一種特別性質的美石轉化為權力、地位、財富和神權的象徵。

    濟南市博物館藏有一穿孔玉斧。該玉斧1972年在濟南市章丘董家村出土,屬大汶口文化時期遺物。玉斧長13.7厘米,刃寬7.6厘米,厚1.4厘米,青玉質,色呈淡青,體為長方形,刃口鋒利,頂端略作弧形,靠近頂端處有一圓形穿孔。該玉斧形似石斧,但沒有使用過的痕跡,且通體磨光形制精美,尤其是磨製工藝上,使用了鑽孔等加工技術,使得該玉斧的穿孔極圓,外徑與內徑幾乎相同,沒有明顯的管鑽羅旋紋,打磨得也光滑細緻,堪稱這一時期的精美佳作,反映出大汶口文化制玉工藝的新水平。該文物現為國家一級文物。

    黃玉圭形夔龍紋佩。戰國時期器物,長8.2厘米,寬3.8厘米,厚0.58厘米,首為尖頭,雙面陽刻夔龍紋,下有一穿。此圭紋飾精美,工藝細膩,顯示出它的尊貴。玉圭作為神權和王權的象徵,可以顯示身份,可以封侯,可以考績,有如後世的玉璽。

    秦漢之前,玉所代表的是一種文化,這是因為先人賦予了玉很強的象徵性及寓意性。從原始社會到秦漢,玉成為了靈性、品性、物性的審美標準。

    它的靈性體現在祭玉和葬玉上,古人認為玉這種物質本身具有靈性,即「夫玉亦神物」。用玉做成的祭祀時的某件法物,在禮天、祭地、賂神、娛神、謝神中,這些法力非同一般的玉,凝聚了一切求福免災的要求和願望。在葬玉上,是因為它有保護屍體的功能,即古人所謂「金玉在九竅則死者為之不朽」(《抱朴子》)。玉的品性主要體現在「君子比德於玉」,這是由春秋時孔子提出來的,他認為玉有許多美德,如「溫潤而澤,仁者」、「圭、璋特達,德也」等,共有十一德。玉的物性主要表現為「石之美」的具體內容。如堅硬、色澤好、光潔、溫潤、叩之聲音清脆等。根據這些特點,古人把它製成飾玉,佩帶飾玉,使其發出聲音,如成語「金聲玉振」中玉振就是玉發出的清脆悅耳之聲。

    玉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並且在我國發展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古人就曾把它與石器、銅器、鐵器時代排列在一起,可見對它的重視和它在歷史發展中的重要性。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