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肖邦:敘事曲

肖邦共創作了四首敘事曲,完成於1831-1842年,是他21-32歲那段充滿了活力的青年時代的作品。肖邦的敘事曲是受文學上的敘事詩和聲樂作品中的敘事曲的影響,在他的敘事曲中充滿了民間風格,主題都是民歌性質的,並且採用了民間音樂的即興性和變奏手法,唱出了波蘭人民的生活、鬥爭和願望。這四首敘事曲不僅在富於幻想的浪漫主義氣質方面、在敘事性和戲劇性的結合方面,而且還在某些細節上接近於舒伯特。據肖邦的學生古特曼說,肖邦非常喜歡舒伯特的作品。舒伯特的聲樂敘事曲對於肖邦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肖邦的敘事曲是一種全新的創作,它不僅僅因為肖邦的敘事曲是前所未有的鋼琴敘事曲,還因為肖邦將敘事曲提高到了具有戲劇性和交響性的體裁。肖邦創造性地發展了敘事曲這一體裁,提高了它的表現力並賦予它以全新的意義,使它具有宏偉廣闊的史詩性的內容。
肖邦曾親口對舒曼說過,他的敘事曲是受波蘭愛國詩人密茨凱維茨的史詩啟發而寫成的。現在還不能確定哪首敘事曲是受密茨凱維茨的哪首長詩的啟發而寫成的,只能從中找到兩者之間的一定聯繫,進行推斷。


g小調第一敘事曲Op.23


有人認為這首敘事曲是取材於密茨凱維茨的《格拉辛娜》,但一般認為應是密茨凱維茨的史詩劇作《康拉德·華倫洛德》。這部敘事詩劇寫11世紀立陶宛被日爾曼騎士兵團所滅,立陶宛後裔華倫洛德被敵俘虜,並被撫養成人,受到敵方重用。立陶宛老人喬裝成唱詩的歌手深入虎穴,得以接近華倫洛德。通過反復啟發教育,終於使華倫洛德醒悟,立志犧牲個人為祖國效力,最後終於使立陶宛人得勝,而華倫洛德卻被敵人處死。
在這首敘事曲中肖邦概括了這個故事的精神並具有史詩般的氣概,但沒有寫實性的描寫。樂曲的序奏具有敘事詩的意境,就像是立陶宛老人在撥動琴弦邊敘述邊唱歌,以啟發華倫洛德的愛國意識,樂曲的最後仿佛是在描寫華倫洛德慷慨就義,以個人的犧牲換取祖國的勝利。舒曼十分推崇這首曲子,他說這首樂曲“是肖邦最粗獷而又最富有獨創性的作品。”

樂曲採用自由奏鳴曲式寫成。具有莊重的宣敘調特點的8小節序奏之後,第一主題不斷地增強悲劇色彩,第二主題則發展成具有英雄氣概的主題
,以至在第二主題再現時,絕然不同於呈示部那抒情溫柔的形象,已成長為成熟的、誓為祖國雪恥的英雄形象了。樂曲的尾聲將全曲的情緒再一次推向高潮。結尾是悲壯的,象徵著華倫洛德為國壯烈捐軀的英雄氣概。

F大調第二敘事曲Op.38


肖邦曾說,當他要寫這首敘事曲時,是受密茨凱維茨的長詩《斯維臺茨湖》的感動。那首長詩也是寫立陶宛古代的愛國故事,大意是:立陶宛遭到異族侵略,青年人都去前方作戰了,當留在城裏的老幼婦孺聽到敵人已迫近城門時,他們無力抵抗,只得乞求上蒼,寧可讓洪水淹沒城市,與敵人同歸於盡。果然,奇跡出現了,城市變成了一片湖泊。經過許多世代以後,立陶宛後裔漫步湖畔,探尋著這古代傳說的遺跡。突然,有水仙從湖底浮起,向人們講述了這個故事,然後又潛身返回湖底。
同樣,肖邦這首敘事曲也並非是對這首長詩的具體描述。它由平靜、優美的抒情樂段和暴風驟雨般的戲劇性樂段交織構成,我們只能根據它特定的音樂形象和情緒氣氛,對密茨凱維茨的長詩進行一定的聯想。


降A大調第三敘事曲Op.47


舒曼曾解釋這首樂曲說:“這首敘事曲的形式、特徵與肖邦的初期作品全然不同,應該說是屬於最具有獨創性的創作。”這首敘事曲不像前兩首有那樣激烈的戲劇性,而僅有一定的敘事性和抒情性。也有人認為它與密茨凱維茨的另一首寫斯維臺茨湖的長詩有關,這首長詩是敘述對愛情不忠誠的人終遭報應的民間傳說故事,但至今無法確認兩者的聯繫。
樂曲開頭的兩個主題的對比性質與第一敘事曲接近,但出現於敘事性的第一主題之後的舞曲性質的第二主題,有如一幅獨立的畫面,使其具有中間插部的性質。第三主題實質上是第二主題及其移調再現之間的間奏部分,但它具有主題的功能。

f小調第四敘事曲Op.52


這首敘事曲是肖邦晚期心情的自我抒發,沒有較為具體的標題性。在結構上採用了奏鳴曲式與變奏相結合的方法。在這裏,具有憂鬱和幻想氣質的抒情、敘事性的主部主題通過變奏發展加強了基本感情的色彩。在第三次陳述時,性格上起了變化,變得充滿了悲劇性的熱情,而在再現部中最後一次陳述時,活躍而緊張的運動帶來了驚惶不安的色彩。副部則用了和聲變奏手法,是明朗、柔和的抒情主題獲得了色彩的變化。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