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粗獷的元代玉器

元代 (1206~1368) 玉器繼承了宋玉的造詣和風格,但沒有將其推向新的高峰。元代除碾琢禮制用玉之外,還廣泛地用於建築和傢俱,玉器應用範圍擴大,數量有所增加。內廷的制玉機構及碾玉作坊規模空前龐大。
    元代內廷與官辦玉器手工業特別發達。因為承襲金與南宋的官辦玉藝的既成佈局,大都和杭州遂成為兩大玉器工藝中心。元代繼承宋、遼、金玉器形神兼備的造詣而略呈小變,其做工漸趨粗獷,不拘小節,繼續碾制春水玉和秋山玉以及從南宋繼承下來的漢族傳統玉器。元玉器中有兩種是與蒙古族相聯繫的,一是玉押,供簽署公文、告示之用,一品高官方可使用,十分珍貴;二是玉帽頂。明曾召西域國工碾治玉九龍帽頂,螭、虎形象的運動和曲線處理頗為靈秀細勁,均較為成功,但對細部的磨光上不夠注意,往往留下一些砣痕。文人用玉製造文具,仿古尊彝玉器繼續流行,古玉的搜集、保存、鑒賞在文人中一如既往,風行不止。畫家朱德潤編寫的《古玉圖》,是我國第一部專門性的古玉圖錄。元代具有代表性的玉器是「瀆山大玉海」,可貯酒三十餘石,飾海龍、海馬等十幾種瑞獸翻騰沉浮於波濤洶湧的大海,氣勢雄偉,動人心魄,神態生動,是元代玉器的代表作。
返回列表